第46章 眼界开阔
第46章 眼界开阔 (第2/2页)以前辽国对出口物资限制较少,马匹在出口牲畜中比重很大。
久而久之,宋军先前薄弱的骑兵部队渐成规模,机动性和战斗力大为改进,这让辽国决策层深感恐惧。
于是,萧太后一声令下,私自贩马到中原者,格杀勿论。
如不少带有“务”字的村名:米家务、马务头、道务村等,米家务是谷物贸易税收之地,马务头是马匹贸易税收之地。
由于金宋之间的战争,大散关的自由市场又被鲁通进行收买,走私交易得到比较大的发展。
而这种非法交易,毕竟让人惴惴不安,也不是罗术所要的结果,大散关暂时自由,不代表以后宋金持续稳定,这里始终会是一片天堂。
原以为依靠大散关附近资源,发展新技术,制造火器,替补战马的弱势,经过考证后,罗术也不得不又放弃这种想法。
周边民族落后,工匠人少,大量技术人员分布于矿产地及重要城市。
所以,寻找工匠技人,成为罗术首要办的事。
鲁通告诉他,宋朝工匠分军匠、民匠,民匠是各地按照簿籍轮流差派,每四十天一轮换,由官府发给低微的工值和往来路费,还有很多是远乡农民。
朝廷设置“御前军器所”,负责兵器生产。
至于矿产资源,鲁通告诉罗术,以前北方属于宋时,可是制造大量兵器,后来南方也发展起来,明显不如北方。
随着战争形势严峻,兵器里出现使用火药的武器,数量增加,矿冶业得到迅猛发展。
朝廷每年要制造大量的武器,用于与金兵交战,但火药武器威力不大,又总出现爆炸,到了后来,那种叫“突火枪”的东西,也没用得广泛。
他告诉罗术,在自己家乡,自家周围也有不少人就是做这种彩炼的,以前可是不允许的,也说明,朝廷力不从心。
在家乡矿产由民户采炼,官府要抽取二成,其余由“坑户”自己出卖。
在当朝,建宁府松溪县坑户采矿炼银,官府要收三成,坑户得七成。福州的铁矿,官府收二成,其余八成也由官府拘买。
这些私营的矿冶,都由官府派官监督生产。
所谓坑户,一类是当地土豪,从官府取得采炼权,奴役工匠劳动,从中剥削取利。被广大普通劳动工匠。另一类是劳动工匠,他们象佃客遭受分成租的剥削一样,遭受着官府的直接剥削。
如潼川府路的铜山县,有农户二百家,在农闲时,入矿采铜,有些地区的农民,还到较远的矿区去作工。
想要得到有价值的工匠人才,要不去民间大量采访,要不就是找管理“御前军器所”的工部。
罗术记得,在斗茶比赛时,就有一位工部的长者,很喜爱他的茶叶及茶具,在取得最高名次后,还特意留下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