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紫禁之巅
第二十三章--紫禁之巅 (第2/2页)不是不能近女色,但是最起码的不能沉迷于其中!
要知道,温柔乡可是英雄冢!!!
众马屁拍到马腿上的军官,急忙附和着张云的话。
张云看他们唯唯诺诺,也不像真的听进心里去的样子,
不由心里烦躁,往皇宫的深处走去,心里想着改变国民素质的任务,还是艰巨啊!需要漫长的时间去实现。
或许等自己实行了,十二年义务制免费教育,为国民开了明智以后。
以后应该会好一点吧,只是开了明智以后,却不利于自己的登基与独裁!
想到这里,张云有点头痛,不管了,走一步看一步,到时候再说吧!
这个时候又有手下军官来报,太平军攻破了曾国藩在京城的府邸。
把他家下人,全部拉到城外去活埋了,张云不由得有点无语!
看来李秀成也不是什么君子啊!古人云,祸不及家人,更何况是下人。
在京城,根本就没有曾国藩的家人,有也是在军中做军官。
李秀成没有那个能耐,去把那些曾家人抓来,却拿这些下人们发火。
张云不由得在心里更加看不起李秀成与太平军。
不过想想,曾国荃差点攻破南京城,与太平军之间的仇恨。
恐怕就是倾近黄河之水也洗不清了,张云不由又有点释然!
想起曾国藩,张云不由感叹道这老头子的运气还真不错。
这个时候被张云念叨着的的曾国藩,已经快马加鞭追上了皇帝的逃跑队伍,
慈禧紧紧抓着手帕问曾国藩,京城真的破了?
曾国藩低下头道,臣有罪,没想到太平军会乘过年时攻城。
本来这也没什么,臣早就做好了准备,可以保北京城不失。
可是臣没料到的是,湘西那个张姓土匪好像也来到了京城。
而且还带着他那只会飞的大铁鸟来的,听后来逃出来的将士们说:
那个大铁鸟上,一下子扔下了好多炸弹,永定门,与它旁边的百余米城墙,就这样倒了!
慈禧愤怒道:曾国藩,你还有什么用?十万人竟然守不住北京城。
曾国藩跪着不敢起来,低着头,任凭慈禧呵斥。
这时候。满堂的王公大臣都没有人敢为曾国藩说一句话。
失陷北京城的罪名实在太大,没有人敢搭上一点干系。
慈禧呵斥叫大内侍卫们,把曾国藩拉出去砍了。
这时候,鬼子六马上跳出来,曾大人虽然有罪。
但以前功劳滔天,在剿灭太平天国上,其本人的功劳不可磨灭!
我大清!!!不能如此苛待功臣,臣请太后三思。
鬼子六之所以阻止慈禧杀曾国藩,那也是因为,
如今曾国藩的,儿子与弟弟们,手上起码还有十余万军队。
虽然有的被打散了,但是还可以收拢回来。
这个时候少杀增国藩,不仅于事无补,更是遭灾之源。
曾国藩之所以在兵败,连北京城都丢了的情况下,还敢来此朝见慈禧,那也是有仗于此!
鬼子六说着说着,不停的向慈禧打眼色,慈禧太后也是一个聪明人。
刚才只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现在冷静下来一回想。
曾国藩真的杀不得,尤其在这个动荡的时候。
再把曾国藩杀了,恐怕我大清!!就真的走到了尽头。
所以慈禧强忍怒火,咬牙切齿地叫来了大内侍卫。
把曾国藩扔出去,摘了他的顶戴花翎,拔了他的官袍。
削了他的一切官职爵位,贬为平民永不录用。
并且永远不准他进宫,哀家永远都不想再看到他。
曾国藩被架出了皇帝临时驻扎所在的院子,回首望着此地。
一时不由悲从心来,半生戎马,黄沙百战,今天!
落到了这个下场,他不去想他自身的过错。
反倒是对太平军李秀成与张云两人,恨之入骨!
乱臣贼子害老夫到如今地步,曾国藩其实想差了,如果没有太平军起兵,又怎么会有他的今天呢?
他和太平军之间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太平军靠造反起家。
他们曾家则靠镇压太平军起家,与汉未曹操发家史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为曹操也是镇压黄巾起义而起的家,可以说是张角成全了曹操。
洪秀全成全了曾国藩,历史这么总是惊人的相似,
被赶出皇帝所在的临时驻地,曾国藩现在的老家湖南,他是不敢回了。
只得又去安徽投靠李鸿章,正巧碰上李鸿章带领部队,进京勤王。
曾国藩在部队里面见到了他的家人此时,慈禧太后操纵着同治发下的圣旨,已经传到了李鸿章这里,
曾国藩的儿子们集体不服!
全体表示要去热河行宫情愿,并请太后皇上收回圣旨。
就连李鸿章也表示,要向太后皇上申诉,为曾国藩鸣不平。
曾国藩急忙拦下他们,言道目前太平军还在京城肆虐。
可怜京城百姓在太平军的淫威下,正是生不如死。
你们应该先去京城会同,带着老夫这一路上收容起来的残兵三万。
带兵上京去勤王,早日赶出太平军,迎回皇上与太后。
这才是我们臣子们该做的,而不是去热河行宫行大逆不道的逼宫之事!
至于老夫自身遭遇一来,只能够说是命该如此,怪只怪太平叛军害老夫到如此田地,尔等有火!只能对着太平军发,
二来嘛,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尔等不可对皇上太后起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