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章 武选
第八百五十章 武选 (第2/2页)乃至馈赠若干的呈仪,以为保持某种程度上的联系,保不准日后就有派上用场的机会。而所有对于东宫的投书和行贴,同样也是来者不拒的收下,然后由崇文馆/编撰局的成员,进行交叉式的审阅。
最终从中甄选出一些有所见地或是颇通实务,或是志向高远、或是文辞珠玑的文书;然后派人找上门去,约定一个日子作为面试之期;就算不能直接举荐于军中,也可充当某种意义上的人才储备。
尽管如此,还是有源源不断得到消息的俊杰豪士,从关内道各地,从河西、陇右、山南和剑川等地,日夜兼程的赶往长安来;就是为了抓住这次,也许都毕生难得一遇的朝廷选拔天下勇士的盛事。
因此,一时间长安街头人满为患,各种频发的冲突和意外事件、治安问题;也让刚刚被整顿过的京兆府,有些应付无暇。在这种从宫门上肉眼可见的压力驱使之下,留都朝堂上也很快达成了一致。
遂以监国太子为居中主持,宰相张文瓘、萧德昭为辅弼;来自东都的使臣,兵部右侍郎岑长倩为监护;在长安城南的徒坊内,举办了一场堪称武举雏形的选士大会。基本采用后世沿袭的成熟模式。
所有达到少壮以上的男子,只要形容肢体完整且无有病患,就不问出身贵庶良贱,都可以参加最基本的初选;也就是沿着长安城南,明德门到启夏门间的墙内大道,跑上一个来回以淘汰体弱之辈。
当然了,选入的门槛也是极低,不管你用多少时间、什么方式;只要能够跑完这段全程就算合格。然后,再根据体能表现前往别场,分别测试翘关(举门栓)、擎重、长垛(射靶)、骑术等技能;
当然了,只要能够满足其中一项,只要针对性的稍加训练,就足以成为符合要求的士卒。本来事情到了这一步,基本可以满足需要了。但在太子李弘提议和坚持下,为表现出色者增设加试和选拔。
也就是按照军中普遍以上的精锐标准,逐一测试这些新选之士的步射、平射、马射和马枪的技艺;从中进一步优选出体貌雄伟,足以披坚执锐、冲锋陷阵的跳荡、选锋;或是武艺战术娴熟的将校。
而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就不再是身为兵部右侍郎,西京选募使的岑长倩,可以擅专和自决的事情了。几乎是随着长安城南徒坊内,如火如荼的大规模选拔士卒;这个皮球也随宰相副署踢给东都。
当然了,太子李弘也做好了,这次稍微逾越和变相试探的善后准备。就算东都的朝堂方面,未能批准他进一步选士所请;但这些加试选出来的健儿,他还是有能力在职分内,将他们全数安置下来。
至少,以太子李弘的监国名分,同时监管京畿道及周边数十军府,哪怕一次性授予上百份将校的诰身,或是安排和保荐一批在役的将校,加入朝廷正在汇集的大军,也是完全没有任何技术问题的。
但这样运作下来的话,就多少有倒逼东都朝堂的试压意味了。然而东都朝廷的反应,比所有人的预期更快一步;仅仅在长安开始选士的第三天,就有诏书颁下正式褒奖了《经略备边吐蕃诸事疏》。
然后又赞扬了太子李弘身为储君,不忘为国殚精竭虑的表率;特赏赐金帛、车马、仪服等物以示鼓励;直到诏书的末尾才提及,特授太子李弘都尉以下军中诰身一百件,准许以选拔之士随荐随补。
算是变相默认太子李弘,在西京选募士勇中试行的方案;但也变相的将他政治声誉和名望,顺势捆绑在这次的西征战事上。倘若此番西征失利,对他逐渐成型的人望和声势也是不小的打击和挫折。
倘若有人想要籍此兴风作浪,更可以顺势清算株连,直接或是间接的削弱东宫羽翼。或许,这才是东都大内的莫测君心,对这位近年表现过于活跃的年轻储君,某种程度上一石多鸟的变相敲打吧?
对于太子李弘而言,这也是他想要逆势改变命运,所无可避免的代价和必须面对的后果。但也给他提供参与其中,乃至采取更多举措和有所作为的公开名分,比如间接干预一些将领的人选和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