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王卫东,你事发了
第191章 王卫东,你事发了 (第1/2页)回到车间办公室,桌子上已经摆着三个铝饭盒。
三个大白馒头,一碟咸菜,还有猪油渣炒菜心。
就这简单的伙食,让王卫东惊得眼珠子差点掉下来。
平时轧钢厂食堂蒸馒头,都是棒子面掺精面。
至于猪油渣,那更是难得一见,只有庆功会上才会有。
管理食堂的南易,难道情伤发作,豁出去不过了?
王卫东把疑惑的目光,投向娄晓娥。
“卫东哥,这是小,小灶,厂长说你这两天辛苦了...”娄晓娥低着头,支支吾吾。
她知道王卫东向来不喜欢搞特殊,怕他生气。
看来杨厂长的压力很大啊!
还是要尽快把暖宝贴造出来,卖出去。
筹集资金,买设备生产液压方向盘。
压力之下,王卫东也没心情品尝,三下五二把馒头吞进肚子里。
....
午饭过后,娄晓娥去清洗饭盒。
王卫东则从角落拖出了两张行军床,又拿出了被褥。
他现在是新车间的主管,得盯着点车间的情况,自然不好再随意往返车间跟四合院。
将就着在办公室午休。
眯了一个小时不到,工厂的上班铃声还没响起,王卫东就已经先被闹钟声吵醒了。
关掉闹钟后,他将还在睡觉的娄晓娥摇醒。
整理了被褥,把行军床放回原位后,便走了出去。
到了车间,王卫东惊愕的发现,临时工们像小学生一样蹲在地上,听于秋花讲缝纫技巧。
看他们的模样,压根就没有午休。
来到这个世界那么久,王卫东还是第一次感觉到了内卷。
咳,这可不是俺黑心资本家,不要把俺捆在电线杆上。
工人们那么用心,他这个当领导的自然也不能偷懒。
也开始学习如何使用缝纫机。
于秋华果然是大师傅,一下子就点明了使用缝纫机时,最重要的注意事项。
那就是,永远不要把手指头,伸在缝纫机的针头下。
后排的瘦猴正在研究缝纫机。
这可是稀罕物啊,研究明白后,也好向那些老相好显摆。
听到于秋华的话,连忙把手指头,从针头下缩了回来。
吓得小脸铁青。
...
临时工们都知道如果活干得好,将来有可能转正。
那可是铁饭碗,能吃公家粮食,一辈子不愁了。
所以学习得很认真。
尤其是那些女同志,天性善于缝制。
不到一个中午的时间,就可以娴熟的使用缝纫机了。
轻轻踏动踏板,声音时急时缓,机头上的线轴在机针上下运动中不停地转动,丝线如流水般地泻入布料之中。
车间内顿时响起悦耳的针头和布料的摩擦声。
看到一切井然有序,王卫东让娄晓娥留下检查成品。
然后带着瘦猴和赵解放来到了仓库。
进了仓库,王卫东关上大铁门,拉亮白炽灯。
在瘦猴和赵解放诧异的目光中,指着实验台上的瓶瓶罐罐,说道:“你们的任务就是配置暖手贴内部的发热材料。”
啥?俺配发热材料?
赵解放愣了一下,还没反应过来,瘦猴就跳了起来:“卫东哥,俺虽然上过扫盲班,但都是滥竽充数,大字不认识几个。
这配制材料的活,听起就很复杂。
应该是文化人才能干,至少得上过初小吧。
您是不是另请高明?”
赵解放闻言,也连忙点头表示赞同。
如果让他扛几百斤的大包,那自然是没问题。
但是,配制化学材料,那不就是逼着他这个五粗六大的汉子拿绣花针吗?
王卫东当然知道瘦猴和赵解放的文化水平不高,至于化学知识,那更是全无。
估计连铁粉和碳末都分不清楚。
但是,这也正是让他们负责核心技术的原因。
不懂,就不可能泄密!
虽然这样做,看似防君子,不防小人。
但现在是车间起步初期,李副厂长还在旁边虎视眈眈的盯着,王卫东还是得做好保密措施。
“没事,很简单的,你们来看,这上面分别是1号材料,2号材料,3号材料,4号材料。先把1号材料和3号材料混合在一起,比例是2:1,然后...”
王卫东为了让二人能够明白,把铁粉,活性炭,食盐,蛭石,分别命名。
然后把相互掺和的顺序,以及如何粉碎,装袋,都演示了一遍。
制造方法很简单,二人很快就明白过来了。
瘦猴摸着有点发热的成品材料,咧着嘴笑:“我明白了。这不就是如果想让相好的女人跟你睡,先要给她买肉,然后买衣服,买花头绳,三管齐下,最后才能钻被窝。道理一模一样,懂了!”
赵解放:....
王卫东扭过头,俺不认识这货。
...
瘦猴虽喜欢开玩笑,毕竟当过十几年司机,脑瓜子够用,学习速度不慢。
很快,就制造出一个半成品暖手贴。
赵解放看着面前的那堆粉末,有点欲哭无泪。
我竟然连这样一个满嘴荤话的家伙都不如了?
这样想着,手头的速度明显加快许多。
两人似乎是比赛般,牟足了劲头,开始制造暖手贴半成品。
王卫东在旁边看得直点头。
嗯,很好,有点前世996福报那味道了。
也许到了年底,这两个家伙,就能为我赚一辆自行车。
....
整个下午,王卫东都在车间和仓库来回转悠。
妇女同志们的缝纫速度要比男同志快很多,缝纫出来的成品也比男同志的标准许多。
这年代,女人如果不会针线活,到婆家会被嫌弃。
这样想着,王卫东觉得娄晓娥似乎还有缺点。
他打量着正弓着腰检查成品的娄晓娥,眼睛一亮。
嗯,晚上,应该让她练习二十分钟针线活!
让王卫东意外的是,在下班铃声下班响起后,临时工们都没有要走的意思。
一个个仍坐在工位上,认真的踩着缝纫机。
这年代的人还真是朴实,把车间当成自己家了。
大家伙热情高涨,愿意留下来练习,王卫东自然表示支持。
越快把手艺练好,就能越快进行生产。
王卫东干脆留下来,看着大家伙又练习了一小时,才开始赶人。
此时,天色都已经黯淡下来。
再继续工作,可能会影响到各家各户的家庭和谐。
临时工们听到命令,只能无奈站起身,往外走。
刘大花缝了一下午袋子,竟然没有一点疲惫的感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