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4 无阻盛世
1384 无阻盛世 (第2/2页)在权衡一番之后,李泰还是决定先外后内,他也放弃在关中窝着偷懒过冬的打算,自己亲赴洛阳坐镇,而后又将先期出发的儿子李晋前往邺城监督军政。同时河北方面征师规模扩大,诸州备荒的常平仓暂支军需,从而向辽东发起规模更大的战事。这一次便不只是要剿灭北齐残齐势力,更是要将大唐兵锋一举推到辽水一线再作打算。
于是随着圣驾抵达洛阳,大唐的战争机器便又加大马力的开动起来。原本是计划五万师旅征讨残齐,如今动员兵力陡翻倍余,十余万大军汇聚幽州,然后便分别取道卢龙要塞与辽西走廊一起向燕山北麓的北齐残部围攻而去。
此时北齐残部已经整军备战大半年有余,终于等到大唐出兵的消息,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得偿所愿。可是当得知唐军此番号称足有三十万大军、兵分数道的向辽东杀来的时候,这些北齐残众顿时便又有些傻眼,甚至就连斛律光都大感惊讶:“此间不过区区几万穷师衰旅,唐主竟然举国来攻。看来亡我之心甚坚,吾辈不死,其难安寝。”
无论唐军多少人马向此杀来,如今摆在他们这些北齐残众们面前的也唯有死战到底一途。过去这些时间里,斛律光也一直在整军备战,故而将士们战意尚算坚决,并没有被敌人强大的兵力而吓得惊慌失措。
大唐方面虽然声势浩大,但是由于增加了征发用兵的规模,故而最终出兵的日期较之原本计划中要更晚了一些。
反倒是得令之后便率部横穿漠南、直攻辽西的突厥可汗摄图先一步抵达了辽西战场,并且很快便有所创建。眼见突厥大军到来,本就斗志不坚、组织涣散的契丹直接滑跪,向突厥投降归附,转头做了突厥军队的前锋。
随着突厥倒戈相向,燕山行苑北面便全无遮掩,直接暴露在了突厥军众的眼皮子底下。与此同时,取道辽西的军队在抵达营州黄龙之后,便也立即向着燕山行苑发起进攻,而这一方位却非北齐残众重点经营布防的区域,唯凭山川地势稍作阻碍。
这也并不是斛律光在备战之时出现了重大的疏忽,关键还是在于力量不足,想得到但却做不到。原本斛律光是打算联结高句丽一起布置黄龙北部防线,保持往来辽东的畅通,可是高句丽方面却犹豫不决,因见唐军迟迟没有发起进攻,便也将合作事宜一再拖延,甚至就连派往平壤迎亲的斛律武都至今都还滞留其境没有迁回。
如今大唐政令陡下、征师旋至,再想做出补救布置,无论时间还是力量上都已经来不及了。随着诸面遭受围攻,原本斛律光精心经营的燕山防线,一时间竟成了孤军深入、身陷重围。
不过斛律光也并没有因此而惊慌失措,他自知突厥之众散漫松懈、战斗力不强,而辽西绕道而来的师旅迂回折转,也不可能是唐军的主力。真正能够带来致命威胁的唐军主力,一定是会从卢龙塞一线杀出。
所以他继续留驻燕山防线,同时着令自己的弟弟斛律羡率领一部精军向北击退契丹与突厥的师旅,其余人马则固守行苑,凭着行苑近年来所修设的防事抵抗营州方面的攻势。
斛律光这里仍然指挥若定,然而后方燕山行苑中却已经是乱作一团。并不是所有人都想斛律光这么镇定自若,几十万唐军气势汹汹的攻来,周边诸方都已经直接暴露在了敌军兵锋之下,这实在是让人难以镇定。尤其是当斛律羡又率领一批军众北去迎击突厥与契丹师旅,使得行苑驻守兵力更少,也让此间人心越发的惶恐。
“至尊,唐军大举来攻,斛律兄弟却各自引师盘桓于外,丝毫不以至尊安危为计。该当何以应敌,至尊亦当自计啊!”
早就与斛律光不睦的高保宁因见麾下能够调度的人马更少,心中也是慌乱不已,连忙求见高济并作劝谏道。
高济虽然也颇为慌张,但还是强自镇定道:“领军休作此言,咸阳王忠心……”
“咸阳王纵或忠于国,但却未必忠于君。至尊入此以来,便一直被虚置行苑之中,内外诸事无一能问,俱由咸阳王兄弟所把持。其所以自晋阳引护至尊至此,无非是挟一神武血脉而号令群属。此血脉是否至尊,于其而言并无区别……”
旁边一名宦者这会儿也忍不住开口说道,然而其人话还没有说完,高济便顿足怒吼道:“阉奴住口!家国大事,岂容尔徒置喙!咸阳王国之柱臣,忠义无双,朕不信之,难道可仰你等?”
那宦者遭此训斥后忙不迭将头垂了下去,但很快却又开口说道:“所谓家国,至尊掌事几桩?此是明月之国,却非陛下之国!奴等才力虽然不及咸阳王,但今敌军将至,奴等仍然拱卫至尊身畔,斛律兄弟今又何在?”
“此是明月之国……”
高济听到这话后,神情顿时一僵,过往心中所积攒的负面情绪顿时便也翻涌上来,怔怔良久才又望着那宦者沉声说道:“你这宦者竟有几分见识,名叫什么?”
“奴名齐绍,神武之年便已在侍府中。如今国势穷困,难与敌争,但若欲延续社稷传承,也不在一城一地。唐国皇帝今虽煊赫无双,但其先祖亦曾有亡国奔远的险恶处境。欲存社稷,不在于地而在于人,至尊天生贵胄、神武嫡血,身之所在,社稷所在,哪怕远赴汪洋、寄身孤岛,亦不失一岛主之号,胜于困此待死啊!”
那宦者见高济已经被其说动,便又连忙说道。
“齐绍……好名字,好名字!不错,朕即社稷,朕之所在,社稷所在,明月系我于此,只是为了挟我驭众,我不应困其奸计之中!”
面对唐军气势汹汹的攻来,高济心中自然也是惶恐无比,只是之前理智一直告诉他斛律光是国之忠臣,只要信任其人事情总会好转,可是如今被这宦者齐绍给劝说一番,心境顿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打算再继续逗留于此束手待毙。
于是他当即便着令领军高保宁召集一批精卒,收拾一批财货,趁着斛律光兄弟全都在外迎敌之计,直接离开行苑,向东面逃亡而去。
突厥与契丹联军虽然声势不小,但战斗力却着实不高,加上也没想到齐军竟然还敢主动迎击,所以其前部人马便在燕山北麓遭到了斛律羡的伏击,损失数千人马之后便仓皇后撤,不敢再向前进击。
斛律羡在暂时击退北面来敌之后便又匆匆返回燕山行苑,可是当他来到行苑的时候,此间早已经是乱作一团,而齐主高济也早已经抛下了他们这些最后的北齐遗民,不知逃往何方。
面对这一情况,斛律羡一时间也是万念俱灰,良久之后才愧叹一声道:“苍天弃之,谁能兴之?齐氏之亡,概是自取!”
与此同时,齐主弃众而逃的消息也传播到了燕山防线中,斛律光在得知此事后亦久久无语,但最终还是打起精神来说道:“无论如何,终须一战!唐国总不会因我等亡国余孽复为君父所弃,便加怜悯赐活!”
事情也不出斛律光所料,唐军主力人马果然取道卢龙塞向北而来,而斛律光所布置的防线正当唐军前进的路线上面,将唐军牢牢的困阻在了燕山之中。一直到了这一刻,这位北齐名将虽然势穷运蹇,但是对于战争仍然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
但也仅只如此了,无论斛律光有着怎样的德行才力,面对大势倾颓的北齐社稷,也绝非其一力能够挽回。他所布置的防线固然给唐军行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但再牢固的防线也需要有人驻守。
今时的唐军较之当年攻灭北齐之时,武装要更加精良、士气要更加旺盛,当斛律光还在山间烽堡中亲率部众奋力抵抗的时候,诸路唐军师旅已经是翻山越岭、攀高跃下,悍不畏死的蜂拥蚁附而来,那旺盛的士气使得防线的效用大打折扣。
随着诸处防线陆续告破,斛律光所精心布置的防线并没有如他所预料的那般持续太长的时间。他虽然仍是才力卓越,但却仿佛已经与唐军将士们隔了一个时代,过往的经验也已经不太凑效。而且就算是这防线坚持住了,后方齐主已经奔逃,他们坚守的意义也已经不复存在。
“可以已矣!”
眼见防线诸处告破,越来越多的唐军将士杀入近前来,斛律光抽出手中的佩刀,向左右近人说道:“某出身将门,少年恣意,中年肱骨,晚年忠烈,此生无憾了!唐主英壮,一统寰宇,某前朝余孽,自当速去,无阻盛世。尔等群徒,错从庸人,遭此绝境,我已无力搭救,各自活命去罢!”
说话这话之后,他便回刃于颈间,自刎于当场。余诸群徒,眼见斛律光自刎而亡,一时间也都悲怆惊慌,有人翻过防线弃械向唐军投降,有的则默默聚附在斛律光尸体的周围,用身躯保护着他的身体不受敌军的破坏。
斛律光的死亡并没有让唐军征战的步伐停止下来,此番剿灭北齐残部只不过是征途中一个不算太大的目标,完全收复辽西并进望辽东才是此番唐军的目标。
燕山防线被攻破、收拣斛律光的尸体之后,唐军便继续向前推进,诸路汇合围剿正欲引部北投库莫奚的斛律羡。之后唐军于此兵分两路,一路在幽州总管李和率领下进击库莫奚等曾与北齐残部勾结的东胡部族,一路则在主将李穆的率领下继续向东面进击。
弃众而逃的齐主高济最终没有陇西李氏先祖李宝那种奔远复国、维持国祚的运气,当其一行奔逃到辽水附近,便恰好遇上了自光州渡海而来的光州刺史羊鹍所部,一行人被直接收斩于辽水河畔。
高句丽方面明显也没有想到唐军推进的这么快,之前还在等着观望唐军与北齐残部在西面对峙交战,然而一个眨眼间唐军却已经推进到了他们的国门附近。虽然其都畿平壤距离辽水还很远,可是随着其在半岛上的领地被新罗、百济所侵占瓜分,辽东的领土对其国而言便也越来越重要。
因恐遭到唐军的猛烈进攻,高句丽国主高汤不敢迟疑,当即便派遣使者前往辽水河畔的唐军大营称臣乞降,随使者一同前往的,还有之前被扣押在平壤的斛律光之子斛律武都,以及斛律光那没过门的新妻子,但却并非活人,而是他们的首级。
见到这一情况,唐军方面也不由得感叹高句丽国主见风使舵之快以及其狠辣,不过高句丽如此快速的低头请降也让他们没有理由继续向辽水以东进军。而且随着时令入冬,辽东也变得苦寒起来,不便再作大规模的用兵。
于是在向朝廷请示一番之后,朝廷便暂时接受了高句丽的请降称臣,并以宇文善为平州刺史驻守辽水,其余师旅则分批撤离归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