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从大明王朝开始横推诸天 > 第五章 金刚变相,武艺天下尊 (万字章节)

第五章 金刚变相,武艺天下尊 (万字章节)

第五章 金刚变相,武艺天下尊 (万字章节) (第1/2页)

虽然徐行远远就已注意到,山地深处那一座延绵数里的山谷,可真正走进来后,他也仍是忍不住感到些震撼。
  
  即便是在充满天地奇景的温系世界,徐行都不曾见识过如此壮阔的景观,更何况,这还是由强悍至极的人力,硬生生开辟出来?
  
  在这种震撼的驱使下,徐行甚至没有选择在第一时间,靠近那块蕴有“大金刚神力”之真意的照影壁。
  
  他停在山谷入口处,一边向前缓行,一边是伸出手,抚摸着山谷左侧那光可鉴人,仿若镜面的山壁。
  
  无论是用精神意志来感应,还是用亲身去触摸,徐行都没有从这石壁上感受到任何的凸起缝隙,简直光滑平整得不可思议,有一种奇特的秩序井然之美。
  
  很显然,这绝非是天地自然生成,厉若海的判断没有错,此处的确是当初魔宗蒙赤行迎战三代金刚传人渊头陀之地。
  
  蒙赤行修行“藏密智慧书”,精擅精神驾驭物质之道,想来这延绵数里的山谷,也是他的造物。
  
  徐行闭起眼,精神弥散天地,捕捉着残存于山壁两侧的神意,试图推演出当年那一战的全貌。
  
  在“九空无界”中,挑战了诸多由纯粹精神凝练而成的历史烙印后,徐行如今对强者的武道意志极为敏感,更能以此为基,达成简单的“追溯”。
  
  更何况,蒙赤行的拳意,也比他此生所见的任何一人,都要来得凝练刚强,即便已过去数十年,在徐行眼中,仍是清晰可见。
  
  随着精神越发深入,徐行眼中也渐渐出现一些模糊景象,仿佛当真已穿越时光长河,踏进当日那一战的战场中。
  
  他首先听到了一声仿若心跳的巨响,巨响声连绵不断,整个山头都如地震般摇晃不止。
  
  茂密林木中,忽然有座泥土和山石堆积而成的高墙拔地而起,向后不断增殖,所过之处,山峰为之两分,延绵数里,最终才停止。
  
  漫天烟尘中,一个沉稳如雄峰峻岳、高大挺拔的白肤巨汉收回手,目中流露出遗憾神色。
  
  在他身前,有一名身形枯瘦、须发齐膝的老人,双腿交缠,盘膝而坐,离地五尺,宛如一尊悬空佛像。
  
  两人对视一眼,老和尚闭目长叹,身形、衣物皆崩解如沙砾,当即溃散于无,飘落天地间。
  
  徐行终于明白了,这座山谷是如何形成。
  
  这位金刚传人虽然练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本相”,但面对蒙赤行的拳头,却仍被那独步天下的纯粹刚劲,推得身形倒退。
  
  只是由于他的“空境场域”并没有溃散,于是蒙赤行便一路推进,在不断向前的同时,带动了渊头陀周身的泥土、山石,并且将厚重山壁一并击穿。
  
  只不过,若说“击穿”还稍显用力,若让徐行自己来形容,他觉得这应该是一种轻描淡写的“分开”。
  
  然后,渊头陀的桩架越扎越深,被他犁出来的沟壑也就越深,堆积的泥土也就更多。
  
  到最后,垒成如山如岳的高墙,又被蒙赤行的武道意志、强悍拳劲,硬生生击成一座晶石玉璧。
  
  一人之力,竟能强悍若此!
  
  徐行一想到,四密尊者称呼那名白衣公子为薛禅王子,心中便隐隐有所领悟。
  
  在原著中,渊头陀的弟子冲大师,正是元蒙梁王之子。
  
  元朝灭亡后,他虽是遁入空门,成了金刚传人,仍是矢志复国,在江湖中掀起好大风浪。
  
  只不过,在如今这个世界,元蒙虽然毁于天变,仍是保存了众多高手,虎踞塞外,坐拥蒙赤行、八思巴这两大当世顶峰。
  
  有这样的靠山,薛禅王子自然不会如原著那般经历家破人亡。
  
  何况,渊头陀亦死于蒙赤行之手,薛禅也就更没了成为冲大师的契机。
  
  可即便如此,他到最后,仍是寻到了此处,这究竟是所谓的历史惯性,还是那群喇嘛口中所说的命中注定?
  
  念及这两个字,想起四密尊者对自己的莫名恭敬,徐行扬了扬眉毛,又看向这座人力造成的奇景,只是微微一笑。
  
  无论缘由为何,他都相信,自己迟早有一天能发现真相。
  
  徐行转过头去,却见厉若海也如他一般,正把双手都按在山壁上,闭目感受着蒙赤行遗留其中的武道意志,满脸沉醉神色。
  
  过了会儿,她脸也贴了上去,原本完美无瑕的精致五官,立时被挤得扭曲变形,甚至是有些龇牙咧嘴,再加那一脸沉醉的神情,只让人感到无比滑稽。
  
  又过了一会儿,她甚至把身子靠了上去,整个人呈大字型,像是一只紧紧贴在墙上的壁虎。
  
  徐行当场就笑了出来。
  
  听到他的笑声,少女转动小脑袋,迷迷糊糊地望了过来,眸中犹自带着震撼神色,显然是仍沉浸于方才的体悟中。
  
  即便如此,厉若海仍是从徐行那貌似无辜的稚嫩面容上,相当敏锐地捕捉到了一抹不怀好意的气息。
  
  可当她彻底回过神来,眯起眼,用狐疑目光上下打量徐行之时,却没有丝毫发现。
  
  ——以徐行人仙层次的身体控制力,自然不会让她窥出端倪。
  
  厉若海毕竟不是喜欢纠结的人,既然找不出始末,少女索性也就不管了,双手撑在石壁上,支起脸,活动了下身子,由衷感慨道:
  
  “纵然只是些许残迹,仍是如此可怖可畏,魔宗蒙赤行,果然不愧是大地游仙一般的人物。”
  
  徐行点点头,面色如常,又看向那面照影壁:
  
  “大金刚神力,也的确是世间第一等绝学。”
  
  厉若海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若非如此,九如祖师也不能以一己之力,压尽慈航静斋、净念禅宗这两大佛门圣地,成为当年的佛门第一人。”
  
  徐行虽然在上一个世界中,就通过乔峰、段誉等人的遭遇,明白在这种融合世界中,那些自己熟知的人物,也会别有际遇。
  
  可听厉若海提到九如的经历,他还是忍不住好奇,问道:
  
  “九如还和他们打过交道?”
  
  厉若海点了点头,自然而然地说出来一段武林中流传甚广的公案:
  
  “昔日九如祖师得了禅宗真传,指天画地,吼啸十方,乃是有名的狂僧,惹得中原佛门两大圣地,净念禅宗、慈航静斋不快,要除他僧籍。
  
  九如祖师知晓此事,便亲上位于洛阳的净念禅宗,与那一代的禅主,以及慈航静斋的斋主讲法论武。
  
  纵然是净念禅宗威震武林的‘无念禅功’以及斋主名动天下的‘慈航剑典’,也难以撼动九如祖师的金刚法身,更无法抵挡他的龙象大力。
  
  九如祖师以一敌二,大占上风之余,还一边呵佛骂祖,一边将遍布净念禅宗的五百罗汉雕塑,三世诸佛铜像,毁了个干干净净,最后留下‘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的偈子,长笑远去。”
  
  此战之后,净念禅宗上下颜面无光,此后又遭了天变波及,索性自洛阳搬迁,到青海重新立派。”
  
  听完这个故事,徐行也有些讶异。
  
  虽然在原著中,净念禅宗的确有过搬迁,却不曾想,在此界,竟然还有这样一番渊源。
  
  不过,稍愣了下后,徐行只觉九如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快意非常,不由得抚掌大笑:
  
  “吞吐天地,恣意纵横,好个九如和尚。”
  
  说完,他又摇了摇头,有些遗憾。
  
  徐行前世读时,就颇为不忿慈航静斋这群道貌岸然的妖尼姑,知道自己来到这个应该混杂了黄系世界观的综武世界后,也准备收拾她们一顿。
  
  却没曾想,这个成就已让九如捷足先。
  
  可惜,实在是可惜了。
  
  不过也无所谓,有老和尚珠玉在前,等学了“大金刚神力”,打着金刚传人的名号,再去拜山,不是更好?
  
  就在徐行心中盘算之时,厉若海的脸色却有些古怪。
  
  按这位小弟方才对里赤媚了如指掌的表现来看,他绝不是那种避世不出的高手。
  
  可为何,他竟然连这段武林中流传甚广的公案,都不知道?
  
  徐行虽然察觉到厉若海的心绪起伏,却也没说什么,因为他明白,这位姑娘虽然看似清冷傲岸,实则情感丰富,只不过是颇为内敛罢了。
  
  如今她想到哪里去,谁也弄不明白。
  
  徐行只是抬起头,看着那一面厚重宽大的照影壁,目中神思飞扬。
  
  当日他与天绝在少林寺中一战,老和尚挣脱六道轮回大阵的束缚后,就曾凭借自己深湛至极的武学修为,造成了类似“达摩留影”的奇景,令少林寺众僧无不叹服。
  
  天绝日后在少林寺厉行改革、整顿风气时,之所以能如此顺利,很大程度上,也要归功于这上溯达摩祖师的神异表现。
  
  可如今,渊头陀这道投影,却和内力、真气等一切实质性的能量都没有关系,只是一股纯粹精神。
  
  究其本质,就如徐行曾经在“九空无界”见到的历史投影。
  
  只不过,历史烙印能够长存,是得益于“九空无界”这个奇特界域的特性。
  
  而渊头陀的留影,时隔数十年后,仍能如此清晰,则要归功于他那醇厚至极的禅法修为。
  
  其次,则是因为这一面奇特的晶石玉璧。
  
  想来,蒙赤行也是不愿“大金刚神力”于世间失传,才会特意用精神奇能,制造出玉璧,承载渊头陀最后的神意。
  
  这位魔宗的气度和胸怀,果然不凡。
  
  徐行又看了看这面玉璧,一拍后脑,带着灿然金光的神魂从囟门飘荡而出,学着那璧中老僧的模样,闭目盘坐。
  
  厉若海和徐行虽然相处时间不长,可在两次并肩作战后,已培养出来相当程度的默契。
  
  见徐行已神魂出窍,开始参悟“大金刚神力”的奥秘,她也来到肉身旁,将枪插在地上,再次打量起蒙赤行留下来的奇景。
  
  厉若海年纪虽小,对自己的武学道路却颇有规划,从她主动提出,要上东岛求取无相神针一事,便可见出些端倪。
  
  “大金刚神力”虽是直指破碎虚空的当世第一流绝学,却并不符合她的性情。
  
  相较之下,还是蒙赤行的道路更具参考价值。
  
  因此,纵然知道眼前有一份当世罕有的神功绝学,厉若海仍是按捺住性子,先从蒙赤行遗留下的石壁入手。
  
  就这样,一大一小的两条身影,便在谷中肩并肩地盘膝而坐,探寻各自的武道前路。
  
  徐行神魂出窍,脱离肉身束缚后,不仅对天地元气的感应陡增,感悟武道意志的效率亦大为增加。
  
  他和渊头陀只一对视,心中便涌现出诸多感悟,那正是“大金刚神力”的基础,“三十二身相”,对此,徐行亦是极为熟悉。
  
  其实,他所经历的这三个世界,虽然各有武学体系,但是亦有源流相通之处。
  
  就比如说,四密尊者所展现的“胎藏界曼陀罗”,和徐行所学的“大日如来加持神变”,都是来自于藏密经典,根本法理相通。
  
  所以,徐行才能用自己的大日如来真意,如此轻易地破了四密尊者的坛城场域,并且掠夺走四密尊者的半数修为。
  
  而“大金刚神力”的三十二身相,也与徐行以往所学相合。
  
  不过那并非是来自北宋世界的武学,而是大明世界的佛门炼身法。
  
  当日徐行在南少林,就曾见识过转轮王的那近乎三十二相具足的佛身。
  
  等到他自己成就不坏体魄后,更是齐聚了佛身三十二相,甚至到了一种“即身成佛,法身无漏”的圆满境地。
  
  “大金刚神力”的三十二相,虽然不是一种炼身成就,而是一种极其奇异的攻击手段,亦或者说应用真气的法门,但徐行相互对照之下,仍是参悟得极其迅速。
  
  在原著中,“大金刚神力”的修行,亦是遵循佛理。
  
  “三十二相”的修行,只是为了令修行者领悟“三十二相,即是非相”的道理,从而凝聚独属于自己的“本相”,也即是此界武道所说的“空境”。
  
  此界武者为了破碎虚空的无上大道,踏上“空境”之路,其实正是为了从变中求不变,将自身的存在先从天地元气中固定下来,再求独立之法。
  
  九如的“大金刚神力”虽然也体现出这种特点,但其中亦存在相当的不同。
  
  寻常武者的“空境场域”虽然会因个人的修为不同,呈现出诸多差异。
  
  但修行的若是“天魔策”、“慈航剑典”、“长生诀”、“周流六虚功”等直指破碎的绝学,形成“空境场域”便会大同小异,差别不会太大。
  
  如果将破碎虚空比喻成渡河,那天地元气就是横亘于两岸之中的浩荡洪流。
  
  寻常武者想要抵达彼岸,就需要搭建一艘“舟筏”,也即是“空境场域”。
  
  而这些绝学本身,就象征着一艘又一艘已经成功渡河的“舟筏”,虽不能说是绝对的康庄大道,但也绝对算是弥足珍贵的指引,甚至形成了定式形制。
  
  后来者也只需要在这些“舟筏”的形制定式上,稍作修改便可,完全无必要去从无到有地设计一种全新的“舟筏”。
  
  可“大金刚神力”不同,这门武功传至如今,虽只三代人,可三人却练出了三种截然不同的“本相”。
  
  “空境场域”的最终目的,便是为了破碎虚空,最注重的便是坚固和不变。
  
  这也是为何四密尊者的法界结构如此严谨,就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承受来自外部天地的冲击。
  
  但“大金刚神力”的精髓不是“不变”和“坚固”,而恰恰是“变相”本身。
  
  也即是说,九如采取了一种模块化的设计,留下了三十二块相互关联、又彼此独立部件,为后来人提供了足够的自由度。
  
  根据金刚经所说,所谓佛陀三十二相,本就是佛陀外相在众生眼中所出现的示现,关于三十二相的论述,在诸多经典中,也非是统一。
  
  其实三十二相,并没有其固定的象征,而是根据彼时印度世人所推崇的三十二种最殊胜,最不可思议的三十二重外相显现。
  
  佛陀依此宣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告诉众生依靠佛陀所示现的外相,去定义佛的本真并不可取。
  
  所谓的三十二相,不过是佛陀为了令众生依止善道而展现给世人所需要的转轮王相。
  
  当然,如果只有造船的部件,“大金刚神力”自然不足以与其他那些已成定式的神功绝学相提并论。
  
  在九如看来,天地元气本就是一种变化万千的存在。
  
  更何况,这条河道中还有众多同行者在一并争渡,水流形式便更是错综复杂。
  
  若是一味追求定式,或许在某一个时期,的确能够破碎,但一旦天地大变,“河流”改道,这些成功经验,只怕反倒会成为后来者的阻碍。
  
  所以,九如真正想要培养的,乃是后来人观察“水势”,也即是见风使舵的能力。
  
  若用佛门譬喻,便是金刚本性。
  
  诸佛菩萨在六道中随念感应,化身亿万,变化无穷,于诸众生前现种种相,无不是这力量的体现。
  
  若用藏地密宗的说法来解释,此时的“金刚”二字,便不是譬喻自体坚固,不为外物所坏,而是譬喻如来内证之智德,其用锐利,能摧破惑障以证实相之理。
  
  只有金刚之性,才能真正达到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的诸相非相之境。
  
  也唯有身具如此本性,才能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观种种相,以他人心目中最殊胜最微妙的相貌来反改自身,最后照见本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